亚洲人的教育哲学,常是希望可以教出乖乖的、和大家都一样“正常”的子女。(德国的教育,则鼓励多样性)但是如果“乖”意味的是无条件的顺从、不敢有主见,这样的乖,对我们来说真的是好的吗?如果“乖”的付出代价是我们从不会替自己选择,从来学不会承担,那么乖女孩,创造出来的人生一点也不是自己要的。(一点不乖,改变一切:第一位跑进马拉松的女人)
家庭教育影响一个女孩的感情观非常重大,你怎么对待你的女儿,她将来就会遇到怎么对待她的男人。
最近我问一个男性好友:“你想跟什么样的女生交往?”他回答我:“什么都不重要,只要乖就好。”
根据我对该大男人的了解,他所谓的“乖”就是听话。他只要一位听话的女友、听话的老婆,听他的话,听他家人的话。难怪一把年纪又条件优质的男人找不到老婆,因为他要找的大概是古代的女人,或现代的女佣。
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,这也是我几年来的观察。我发现,如果一个女生从小被教导要“乖”、要顺从、要听话,那么长大后她会成为什么样的女人?
我们古代的教育是“女子无才便是德”,一直教导着女人要三从四德,要嫁鸡随鸡,要抱着贞节牌坊,要当男人背后的女人,要当个无声的女人,要顺从、要忍耐,要当一个乖女孩。所以我们小时候被赞美“你好乖”,会认为这是种奖赏。
但是若深究“乖”这个字,我们会发现,当一个别人眼中的“乖女孩”,事实上在一个女人的成长过程中是一种极大的压抑。这几年我观察了许多读者的留言和来信,观察了许多身边身陷不幸感情或婚姻中的女性,我发现她们都具有一个“受虐”的特质,就是明知道这个男人、这段关系让她受尽折磨、失去自尊、抛弃自我,但是她却不能也不愿离开,然后不断地自责,把别人的错误归咎在自己身上,觉得一定是自己不够好、自己不对,甚至自己不配……(不要再怪自己了,真的不是妳的错)
我还发现,那种家里管得很严,严厉要求女儿要乖,不断用言语否定、责骂女儿的家庭教育,会造就出一个很没自信、没主见、对人生无法作主的女人。因为服从习惯了、不敢说出自己意见,后来她找到的交往对象,也会是这样权威式对待她的男人。家庭教育影响一个女孩的感情观非常重大,你怎么对待你的女儿,她将来就会遇到怎么对待她的男人。
她们担心自己不是好女人胜过对方是不是一个好男人。她们甘于接受这些不平等不尊重的待遇,因为从小她们所受到的教育就是不能大声 Say No,如果她反抗了,别人会认为她叛逆。当一个好女孩,最终还是要顺从于社会家庭及别人的期望。
什么是社会和家庭的期望?就是不要和别人不一样。不要特立独行,不要叛逆,年纪到了就应该找个对象,还要找一个符合社会家庭环境期望的对象,过着别人认为是“正常”的人生。(这样过下去,过得真的是自己的人生吗?)
这让我回想起我成长的过程,有很多时刻面临了“我要不要当一个乖女孩”的抉择,而这些压抑的乖女孩,为什么会造成性格上和人生上的不幸?我就举几个例子和经验来说明吧。
热点资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