距离QDII首次出海已经5年有余,而这曾一度炙手可热的投资产品却成为如今最难卖的产品。如今QDII在整个公募基金产品中的市场份额仅占5%,迷你基金充斥市场,大部分QDII基金规模都在1亿元左右徘徊。
虽然近两年上投摩根仍以平均每年一只的速度在布局QDII产品线,然而亦无法从QDII基金持续规模缩水的局面中独善其身。
“QDII真的不好吗?”侯明甫反问。做投资出身的他喜欢以数据说话,“今年赚钱的QDII占了七成,第一名的QDII赚了20%;A股基金今年赚钱的也有60%、70%,第一名赚了21%。这样一比较,其实两者并没有太大差别。”
“那如果业绩差不多为什么还要投海外?”他再自问自答道,“分散投资才能分散风险,如果拉长一些时间看,海外市场的表现是跑赢A股的。”
2009年,侯明甫正式加入上投摩根基金公司,此前他一直就职于上投摩根外方股东摩根资产管理。自加入上投摩根起,他一直担任着分管海外市场投资的工作。这一时期亦是QDII在经历了全球金融危机引发的大熊市之后市场最黯淡的三年。
“目前这块业务很困难,不是因为市场表现,而是因为投资心态。投资人还是被过去的阴影笼罩住了,对QDII有些谈虎色变。”侯明甫将此形容为,“创伤后遗症。”
如前文所述,曾见证了中国台湾资产管理行业20年发展的他坚定地相信这个市场是有机会的。“我强烈地相信资产配置、分散投资,这个理念在每一个市场都会慢慢成熟。人民币国际化,外汇管制的放宽是不可逆转的趋势。同时作为销售渠道的银行也将会越来越重视中间业务,强化资产配置理念。如果我们不做这块市场,将来钱都会被老外赚走。”
但他同时也强调,这是需要一段过程的,要耐心。“把眼光放长远以后,股东保持支持的态度,基金经理心态也会放平稳。”
也同样是基于这种“长线”的眼光,同时分管产品设计的侯明甫在对QDII产品布局上走了一条不太 “合群”的路。
目前市场上共有59只QDII产品其中约七成都是指数类产品和FOF(基金中的基金),而被动化管理越发成为近年QDII产品的趋势。
然而目前上投摩根旗下的三只QDII上投摩根亚太优势、上投摩根新兴市场、上投摩根全球天然资源无一例外都是主动管理型股票基金。相对FOF、指数产品,上投摩根选择了 “最困难的一种投资方式”,尤其后两只基金还是在全球范围市场投资。
对此,侯明甫表示,每一家公司有每一家公司的路径,如果没有外方股东摩根资产管理的资源,可能选择的路也会不一样。“目前布局的三个产品,外方股东不同的投资团队都是我们的顾问。他们已经有一套成熟的投资流程、投资模式、投资的市场,因此可以从中选择适合在国内做的产品。”
更重要的是,作为战略制定者,他不得不思考: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推进,未来外资资产管理公司很有可能被允许直接到国内销售它们的产品,“这并不是一个很遥远的问题,3年、5年就可能会遇到面对面的竞争。因此我们在做QDII的时候必须要认识到,今后遇到海外基金这些竞争对手,那我们有什么可以和他们竞争?”
他认为,指数型产品在这一竞争中并不具备优势。“我们现在ETF和指数基金的收费是比海外基金高出一截,那同样一个指数,别人管理费会低一倍多,甚至更多,聪明的投资人很可能直接去买海外挂牌那些指数基金了。”
而海外市场的主动化投资的难度则是一般人很难想象的。“涉及不同的币种,不同市场的交易制度,需要非常充分的经验积累。”不过也正是这样,在无形中也形成了进入门槛。
侯明甫希望能在这些年充分积累经验,培养人才,不因为现在业务的困难而放弃团队培养。他告诫基金经理静下心来扎实耕耘,“长期耕耘这个市场的人,市场机会一来就会出成果。”
上投摩根海外投资团队目前共有三位基金经理,平均证券从业经验在10年以上。经过多年的运作,该团队已经形成了很强的默契,且互取所长。比如其中一位是着重研究大中华区域,其中一位会着重研究澳大利亚市场,还有一位是着重研究新兴亚洲,每个人负责的市场每年都会去做实地调研。三位基金经理的过往从业经验丰富且也非常互补,一位对亚洲、中国台湾市场的股票投资非常有经验,一位对外汇颇有研究,一位是对海外债券市场很熟悉,因此从货币到债券到股票,这个团队都具备相当的经验。
侯明甫表示,今年海外投资团队又增设了一名基金经理助理负责研究港股,明年随着产品推出再进一步从内部选拔适合的基金经理助理。随着产品线的铺开,我们的海外投研梯队会逐步建立起来,在借助海外投资顾问的同时,我们海外投资的本地投研团队能力将不断强化。
明年,上投摩根计划在QDII产品线上再继续增加消费类股票投资产品或固定收益类产品,“今年海外固定收益的产品包括企业债、高信用等级或者高收益的品种,表现都相当不错。”侯明甫表示,未来适时会增加对海外固定收益研究的人手。